永續合約與傳統期貨合約的差異

一、什麼是傳統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買賣對象或標的物,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規定在未來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

例如,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規定小麥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為5000蒲式耳,交易者如果購買一張小麥期貨合約,則意味著在該合約規定的到期日需要買入5000蒲式耳小麥的實物商品。

 

二、什麼是永續合約?

永續合約是一種類似於期貨合約的數字貨幣衍生品,類似於一個保證金現貨市場,其價格通過資金費率錨定標的資產的現貨市場價格。相比於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交割日或結算日,用戶可以無限期持有倉位。

 

三、永續合約和傳統期貨合約的差異

1、標的物不同

傳統期貨合約多數以某種實物商品或金融資產為標的物,如大豆、石油、股票、債券等;

永續合約的標的物主要是虛擬數字資產,如BTC/USDT、ETH/USDT等。

2、交易時間不同

傳統期貨合約的交易時間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通常為每日9小時交易時長,按月、季度或年進行交割結算;

永續合約7*24小時交易,可隨時進行買賣交易,無交割結算日期。

3、設計機制不同

傳統期貨合約通常採用「穿倉分攤」機制,如果因為行情劇烈波動造成某些用戶無法及時平倉導致的穿倉事件,即保證金無法覆蓋虧損,則由平台所有盈利用戶分攤穿倉用戶的損失;

永續合約則是採用「自動減倉」機制,通過減少對手盤的倉位來降低市場風險,並用保險基金抵償穿倉損失,無需平台所有用戶分攤損失。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不能替代專業的財務建議、咨詢或推薦。建議用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咨詢合格的財務顧問。本網站的所有者和作者不對因依賴所提供信息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所有投資均有風險,過去的表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標。